幸福是一种很主观的心理体验,它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和现实情况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如果我们把幸福定义在“我什么都没有,我什么都比不上别人一的概念上,那么恐怕永远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。相反,如果我们总想着自己所拥有的已经够多、够好,那么就会生出强烈的满足感,也就更容易产生幸福感。
道理固然如此,然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对名利趋之若鹜。一旦目的没能达到,愿望实现不了,就会垂头丧气,心有不甘。
其实,面对生活,我们就像进入一个自助餐厅,食物会有很多,正确的方法不是每一样都吃,而是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。
有的人有稳定的工作,却依然还不满现状,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工资太低,老板给的福利太少。有的人有稳定的生活,却依然不甘于平淡地过日子。他们总是“节外生枝”地给自己找一些刺激,所以“小三”开始成为灾荒。有的人本来可以凭借自己的本领取得成功,可是往往操之过急,一失足成千古恨……欲望,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心理贫穷。尤其是在物质糜烂的今天,精神领域的力量已经开始不平衡的摇摆,欲望变得越来越“变本加厉”。
有人对欲望做了这样的比喻:欲望就像给口渴的人喝盐水,往往喝得越多反而越渴。让我们看看现实中那些欲望强烈的人,他们羡慕别人的小资生活、嫉妒别人的豪宅名车、垂涎他人的万贯家财。因为欲望的膨胀,让他们不知不觉就掉进了越来越深的陷阱,并且越陷越深。最可悲的是,他们在这种旋涡里徘徊挣扎,会渐渐淡忘掉自己的“曾经拥有”。
其实,知足是一种生活的智慧,因为过多的欲望除了给自己带来不快乐之外,实在没有有价值的东西。正如道家鼻祖老子在《道德经》所言的:“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矣。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如果过于追逐名利就必定会付出更多的代价,如果过于积敛财富,就必定会遭到更为惨重的损失。只有懂得满足,才不会受到屈辱,只有懂得适可而止,才不会遇到危险,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。